汇聚公益力量

    ---促进中国卫生管理发展

资讯动态

十四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主题论坛成功召开暨恒济基金会首届中医药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

 二维码 59
发表时间:2021-10-15 17:28


20211014,由北京恒济卫管理发展基会和国药励展联合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协办的《十四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主题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医疗、药品、大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观众近百人出席。



本次十四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主题论坛,旨在弘扬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博大智慧,搭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桥梁,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发展。同时,促进国际传统医药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贡献。论坛围绕中医药国际化的政策、市场、策略、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研讨,特别邀请到了上述领域权威的一批专家和学者,他们是:健康中国研究中心高星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王峥会长,北京市中药研究所、北京市临床药学研究所资源中心李莉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胡世平书记,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韩玉峰副秘书长,大湾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海博特王帅帅总经理,北京中医药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刘国栋主任。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隆重的中医药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授证仪式。



主办⽅北京恒济卫⽣管理发展基⾦会杨晔理事⻓主持了论坛,她表示,在十四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论坛上同时成立了北京恒济卫生管理发展基金会中医药发展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莅临现场精彩分享,意义重大。北京恒济卫生管理发展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开展了多个项目,包括北京中医药海外驰援项目、中医药走向世界公益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专项中巴传统医药国际抗系列研讨会项目、博鳌“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中医药展区项目和中医药国际化系列主题论坛项目等,为政府、企业、高校和医院搭建了中医药国际合作的桥梁。期待在今后的发展中,基金会由智库引领、思想引领,为政府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


高星主任首先做了《中医药发展与智库构建思考》主题发言,他认为中医药已经具备了全世界最完整的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制度体系、人才体系、科研体系等各个方面,并在国家层面出台了明确的战略发展规划,实现了系统的依法管理。但推动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仍需要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因此建立第三方的,推动中医药发展为主旨的新型智库很有必要。



王峥会长表示,中医药在十四五期间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发展机遇,一是融合创新的机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在十四五期间将会给中医药带来很大的创新机遇。二是业态转化机遇,健康服务的复合增长率和在总体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占比将大大提高。三是市场发展机遇,十四五期间我们预计中医药市场可能会实现接近3倍的增长,达到大概16万亿的市场规模。


胡世平书记以《探索中医药先行示范 推进中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现状,分享了医院能够快速发展的心得体会。首先是充分借助深圳特区的政策优势,特别是胡书记参与起草的《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2019年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深圳龙岗区领导共同确定为全国基层中医药改革试点医院,同时负责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多次在全国性的中医药改革会议上进行专题演讲。第二是人才引进,大力引进院士团队,包括引进王琦院士团队打造治未病中心,引进吴孟超院士团队打造肝胆疾病治疗中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是文化立业,医院发展得益于医院文化,医院领导、科室主任带头。一个文化建设的标志性产物就是一座拥有很多全国独一无二标本的中医药博物馆。



王帅帅总经理重点介绍了CRO在中医药高度成果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广药集团的滋肾育胎丸为案例,详细讲述了如何通过六年时间,促使妇科和生殖、产科三科联动开展八项临床循证医学评价研究,使该产品年销售额从500万成长为年销售额3.4亿的大品种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功历程。



刘国栋主任分享了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及应用。他指出药食同源的现代内涵是药食两用,具体说一是人们对食物、药物关系的归纳,二是同源性,三是食用性、药用性,四是食性强于药性。之所以要做药食两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接轨,要了解国际市场,了解外国人的身体体质和常见病,进行针对性产品开发。



北京中药研究所资源中心李莉主任围绕北京市中药研究所如何在疫情期间大力发展中医药国际化,针对“三药三方”的研究与探讨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韩玉峰副秘书长,关于中医医院专科建设与科室管理的课题,基于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实践,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十四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主题论坛在全场嘉宾和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期待下一次再会。



关于我们

机构介绍
组织架构
章程制度
公益项目

人才培养
健康促进